
騙局(二版):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
分享產品
詐欺橫行的時代,無處不是騙局,網路交易、靈媒神蹟、金融風暴、結婚與商業詐欺、旅遊或彩券詐騙,不勝枚舉。
在騙子眼中,人人都可能是待宰肥羊。
究竟哪種人容易被騙?
不想成為他人眼中肥羊,就先瞭解騙子與被騙者的心理機制!
★銘傳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黃富源 推薦
★語言學大師史迪芬.平克、普立茲報導獎得主查爾斯.杜希格、知名記者強.朗森、暢銷趨勢作家丹尼爾.品克、小說家尼爾.蓋曼等人一致推薦
★阿嘉莎獎與安東尼獎非文學類作品提名人,入圍2013年Goodreads讀者最愛作品(Peoples Choice)決選作家新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強力推薦
你以為自己夠聰明,絕對不會上當受騙?
但自願上鉤,才是最迷人的圈套;最高明的騙子是讓被害人成為他的共犯!
為何靈媒、算命師總能說到我們心坎裡?
對方只是和你在電話中短短交談幾句,你就願意為他做更多的事?
原本只想買單一產品,最後卻花了大錢買回用不到的東西?
你自以為不會上同樣的當,事實卻正好相反?
明知高報酬、高風險,你卻依舊捧錢上門投資?……
我們總以為自己絕不會被騙,以為科技發達資訊透明,事實上,高達三分之一的騙局透過網路進行;自認不會上當的人,往往就是受害者。只要是人就有弱點,不管處於情緒低潮、天性樂觀或狂妄自大,詐欺犯們早已識破,伺機趁虛而入,為每個受害者量身打造一場精巧騙局。
知名作家暨心理學專家柯妮可娃,親身尋訪受害者的真實經驗,重現騙局原貌。深入詐欺世界,向前人就教:電影《神鬼交鋒》主人翁艾巴內爾、大騙子戴瑪哈,以及成功轉行的前詐欺犯洛維爾等人,找出騙局的模式,並藉助心理學的分析,以科學方法揭露讓人眼花撩亂的詐欺手法的運轉機制,一窺騙子與受害者間的惡性食物鏈:騙子選定目標、布下羅網,受害者渾然不覺地落入陷阱。在這趟關於騙術的驚險歷程中,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看清騙局,避免跌入其中而錯失抽身良機。
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
《科學人》雜誌「Literally Psyched」專欄作家,也曾為Big Think熱門心理學部落格Artful Choice執筆。作品遍布《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Slate》雜誌、《巴黎評論》、《觀察家報》、《科學人心智》季刊、《科學人》雜誌、《連線》雜誌等諸多刊物。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現居紐約,目前正在完成她的第一部小說。
阿嘉莎獎與安東尼獎非文學類作品提名人(兩者皆為頒發給優秀推理小說及作者的獎項),並曾入圍2013年Goodreads讀者最愛作品(People’s Choice)決選。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福爾摩斯思考術》(商周出版)。
相關著作:《福爾摩斯思考術(改版):讓思考更清晰、見解更深入的心智策略》《福爾摩斯思考術——讓思考更清晰、見解更深入的心智策略》
作者:瑪莉亞.柯妮可娃
譯者:洪夏天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31
ISBN:9786263181779
頁數:416頁
規格:21 x 15 x 2.3 cm
獨一無二的詐欺犯故事配上人類利益與洞察人性的剖析。柯妮可娃是心理學的明星作家,她以清晰獨特、深入淺出的文筆,向讀者解釋騙子的各種花招。──語言學大師史迪芬.平克,《語言本能》、《寫作風格的意識》作者
作者柯妮可娃寫下最動人心弦、讓人欲罷不能的詐騙世界。我徹夜不眠地讀著本書,無法停下。本書文筆優美,充滿故事與引人深思的心理研究,《騙局》告訴你騙子如何下手,而我們又該如何智取。──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作者
我很欣賞柯妮可娃的筆觸。在這個充斥極端思想與爭議偽科學的世界,她冷靜的理性思索既睿智又撫慰人心。──強.朗森,《鄉民公審》作者
本書引人入勝,告訴我們為何人容易受騙。柯妮可娃是當今最有才華的社會科學作家之一。本書動搖了我對明辨騙術的自信,同時又教我該如何進步。──亞當.格蘭特,《紐約時報》暢銷書《給予》、《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作者
對詐欺犯的傑出研究,娓娓道來詐騙故事和需要相信的人類需求。──知名小說家尼爾.蓋曼
前 言 詐騙的黃金時代來臨
大詐騙家的高超騙術
陷入騙局:想像力與好奇心的力量
科技發達助長騙局
自信讓人更易被騙
第1章 騙徒與肥羊
每分鐘都有騙子為詐財而生
天生的大詐騙家?
詐騙專家的黑暗三人格
造就騙子三要素:天性、機會與邏輯依據
對騙子而言,詐欺是必要之惡
騙術無所不在
表情、語言或動作,如何看穿騙子?
「相信」帶來成功也引來圈套
容易被騙的人都是笨蛋?
詐欺犯也難逃受害者命運
第2章 選定下手目標
情緒不穩易成最佳肥羊?
識人精準:詐欺犯的拿手本領
冷讀術的威力:選對下手目標並對症下藥
共通點與熟悉感讓人被騙更慘
重複曝光效應
裝作認識更上一層
找對切入點,得到信任輕而易舉
壓力與權力讓人降低警戒
自投羅網,騙子立即手到擒來
當局者迷
神祕力量只是人們渴望相信造就的結果
鋃鐺入獄的詐欺騙子
第3章 詐騙前戲
引發全國關注的神祕少女
當情緒凌駕思考,騙子等著你上鉤
一見鍾情是危機的溫床?
說故事:最厲害的欺騙途徑
一流的故事與話術:催人淚下、感同身受
揭開現代貝多芬的撼人騙局
撒謊成性的人是潛在騙子?
愈悲慘的戲碼,讓詐騙愈容易成功
新聞事件是絕佳的詐騙前戲
騙子最愛勾起強烈情緒,讓人衝動行事
心情與恐懼,削弱判讀訊息能力
神祕少女重出江湖
第4章 詐騙圈套
羊毛出在羊身上
絕佳說服術:實現夢想,機不可失
得寸進尺:從小請求到大詐欺
以退為進:罪惡感讓人誤判情勢
上鉤調包:高明話術打造完美圈套
稀有性誘人上當
詐騙圈套大師
掌握權力便能左右人心?
攀關係:地位與人脈讓詐騙更順利
改變小細節就能影響人們的決定
騙子的話術
製造混亂,順利贏得人心
第5章 詐騙童話
博學之士也會陷入詐騙童話
你看到的自我是真實的嗎?
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是最佳詐騙對象
騙子總是投其所好,滿足人們的虛榮心
優越感偏誤讓人無法保持客觀
人們總是忽略反對原因,合理化自己的選擇
外在暗示也會影響我們的決定
後見之明偏誤:重蹈覆轍的關鍵
為何人們對自身的認知偏誤視而不見?
詐欺家要騙的其實是你的信念
第6章 獲利誘餌
行情看漲的財富魔法師
無可救藥的樂觀偏誤
選擇性知覺讓人忽視潛藏危機
球員手感正熱是否為真?
奪取信任的獲利誘餌
受害者的虔誠信念不輸宗教信徒
錯失良機或是抽身機會?
源源不絕的投資詐騙
連騙子也會沉迷於騙局
第7章 破局失利
高潮迭起的詐騙故事
破局失利:確認受騙程度的最佳利器
降低認知失調:改變認知、期望或身體力行
信念強大便能改變現實?
囿於定見更易陷入騙局
改寫能力與事後諸葛
理性思考的大敵:賭徒謬誤
第8章 目標一敗塗地,騙子達陣
天外飛來的曠世巨作
專家認證為騙局加分
一敗塗地:投入愈多,愈難收手
迷惑人心的沉沒成本謬誤
為何過去總是比現在美好?
維持現狀的傾向,讓人放下理性思考
自信與高估只是一線之隔
第9章 排除障礙,買通內線
變本加厲:當受害者搖身成為大騙子
八卦閒話讓社會運作更順暢?
名聲的兩難局面
我們表現在外的是形象或假象?
在乎名聲讓詐騙更加橫行
聲譽帶來的壓力足以擊垮專家
在騙子眼中,人們只是一串數字
第10章 最古老的行業
鼓動人心的信仰詐騙
高階騙術訴諸人性善良本質
信仰與信念讓邏輯完全失效
反擊騙局:設立原則,瞭解相關知識
反詐騙專家的臨界點
我們只是想變成更好的人
致謝辭
附註
本書並不是敘述詐欺歷史的書籍,也不會詳加解釋從古至今的詐欺手法。本書旨在探索每個詐欺手法背後利用的心理學原理,不管是最基本還是複雜難解的詐欺花樣,從下手第一步到最後結果,都會一一探討。
詐欺乃是善用基本心理學原理。從詐欺者的角度來看,首要重點在於如何鎖定目標(選定受害者):他是誰,他想要什麼,要如何利用他的欲望達成目的?詐欺者需要懂得同理心並建立友好關係(詐騙前戲):實行詐欺手段前,必須先建立感情基礎。接著透過思考邏輯和說服技巧(詐騙圈套):手法(詐騙童話),掌控情勢的證據(獲利誘餌),讓受害者嘗到甜頭。正如深陷蛛網的蒼蠅,受害者愈是抗拒,愈無法逃脫,終至無藥可救。等到情況不妙時,受害者往往因投注過多情感與精力,而不願面對現實,不斷自我說服。甚至不顧情況惡化,自願加碼投資(一敗塗地),當受害者被騙得一毛不剩(騙子達陣),往往還無所察覺,搞不清楚前因後果。詐欺者甚至不用說服受害者保持緘默(排除障礙、買通內線),受害者多半不願聲張。畢竟人們最懂得如何自我欺騙。過程中每一步驟,詐欺者手法繁多且足智多謀,玩弄受害者於股掌之間。當受害人心悅誠服,就給予詐欺者更多餘裕。
有句俗諺人人聽過:「金玉其外往往敗絮其內。」或者另一句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人們往往相信「也許我是例外的幸運兒」。看起來太美好的事物發生在我身上時,不代表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而是「因為我值得」。我值得拿到這偉大的藝術品,因為我在藝廊工作了大半輩子,就等發跡這一天。我值得真愛,畢竟我已經歷數次失敗感情。我值得豐厚利潤,耐心終有好報,這幾年來我可學了不少。事實上,「金玉其外」和「我值得」的說法背道而馳,但輪到自己做決定時便選擇性無視警訊。當別人高談闊論難以置信的好買賣或從天而降的好運,我們馬上認為他們被騙了。但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好運,就忍不住相信天助自助者,好運眷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