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瘂弦回憶錄 (平裝)
定價
$127.00
分享產品
一個時代的舞台
《瘂弦回憶錄》是一部刻繪時代的史詩巨著,自河南童年回憶起述,17歲為避內戰隨學校流亡,自此永別父母,離別家鄉,途中從軍來台,由小兵歷練力求上進。長途漫漫,一路隨時代世勢跌宕,親人、故鄉的永憶,戰爭、離亂的殘忍、傷痛,文壇的風雲際會……「悲欣交集」的傳奇經歷,透過瘂弦滿懷悲憫、豐富有致的口吻,莫不雋永生動、感染綿密。
本書敘述以早期為主,回憶文友交往,則無時空限制。洪範版經作者多次修訂,慎重付梓。
瘂弦:
「余光中先生把我的生命內容依份量之輕重,分作四部分:詩作、編輯、評論、劇藝。
余先生說,瘂弦寫詩,是揚己之才;
編報刊,是成人之美,不但鼓勵名家、發掘新秀,而且培植繼任的後輩;
評論則以研究新詩發展、為人作序為主;
劇藝則以從事廣播事業、主演《國父傳》聞名。」
瘂弦(口述)
本名王慶麟,1932年生,河南南陽人。1949年於內戰中隨軍來台,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1960年代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後自威斯康辛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雜誌,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二十餘年。
瘂弦以詩之開創和拓植知名,民謠寫實與心靈探索的風格體會,蔚為現代詩大家,著有《瘂弦詩集》、《中國新詩研究》、《聚繖花序》、《記哈客詩想》等,並編有《戴望舒卷》等早期散佚名作多種,影響深遠。
辛上邪(記錄)
本名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從事出版編輯及專欄寫作、翻譯多年;著有《歡娛的巔峰 ─ 唐代教坊考》,譯作《詩人鄭珍與中國現代性的崛起》等。
作者:瘂弦(口述),辛上邪(記錄)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22-03-25
ISBN:9789576743597
頁數:304
規格:15 x 21 x 1.52 cm
自序
雙村記
平樂村
楊莊營
童年印記
河南記憶
從軍記
流亡路上
招兵
初見臺灣
小兵與「大將軍」
復興崗
軍中的文藝
尾聲
創世紀
「九命貓」出現之前的臺灣文壇
《創世紀》三人行
揮軍北上
詩族
雙村記
平樂村
楊莊營
童年印記
河南記憶
從軍記
流亡路上
招兵
初見臺灣
小兵與「大將軍」
復興崗
軍中的文藝
尾聲
創世紀
「九命貓」出現之前的臺灣文壇
《創世紀》三人行
揮軍北上
詩族
自序
我曾經用三個「業」字來歸納人一生奮鬥的三個階段,那就是學業、事業、德業。年輕時攻學業,壯年時闖事業,老年時修德業。老舍寫過一篇小說《我這一輩子》—我今年八十三歲了,可以說是「一輩子」了。這三個階段我發展得都不好,都欠缺,都有遺憾。有些開了頭停了,沒有堅持下去;有些限於個人稟賦,堅持下去也有限,事實上是警覺到有限才沒有堅持的。
曾經,我常對年輕朋友說一番話。好幾次,走到街上,對面來人大聲叫我:「王主編,王主編,你還認識我嗎?我是某某。你的一段話影響了我一生。你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是幸運之神敲你的門的時候,你還沒有準備好,沒有立刻跟他上馬。幸運之神沒有等人的耐心,他撥馬而奔,永不再來!﹄你這段話令我受益匪淺,影響了我一輩子。」的確,我鼓勵別人行,鼓勵自己不行,一直上不去。
到了我這個年齡,覺得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其實是沒有完成自己。記得楊牧詩中有一個句子,大意是:在維也納郊外的墓園裏,躺著一個完成了的海頓。是啊,完成了的海頓!弘一法師用「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來形容完成的感覺,最為貼切。是啊,完成很重要。而我就是一個沒有完成的人。周夢蝶完成了,商禽完成了,朱西甯完成了。海音大姐、潘人木、張秀亞、琦君、蘇雪林等等都完成了。我羡慕,我佩服。
余光中先生把我的生命內容依份量之輕重,分作四部分:詩作、編輯、評論、劇藝。余先生說,瘂弦寫詩,是揚己之才;編報刊,是成人之美,不但鼓勵名家、發掘新秀,而且培植繼任的後輩;評論則以研究新詩發展、為人作序為主;劇藝則以從事廣播事業、主演《國父傳》聞名。余先生並以〈天鵝上岸,選手改行〉為題,專文分析我的詩藝,頗多溢美之詞。我很感激老友的鼓勵、稱讚,愧不敢當。
我的詩實在是寫得太少。詩的創作是嬌嫩的藝術,不能停,停了就接不上了。世界上停筆最久的、最有名的詩人要算法國的保羅•瓦雷里(Paul Valery 1871—1945),梁宗岱譯作梵樂希。他二十一歲停止寫詩,沉默了二十五年後才重新出發,文學史上稱為「沉默之聲」。我停筆的時間超過了梵樂希。火山的休眠是為了再一次的爆發,人稱睡火山,睡火山會醒來,睡得太久,就是死火山了。詩人維持正常的寫作發表狀態,批評家和讀者並不作特別的觀察;停了太久再寫,就有人從新作中尋找停筆休耕的理由。停筆就是停筆,不寫就是不寫,哪有什麼理由?花枝春未滿,天心月未圓的我,就表白到這裏。詩友文朋、傳播界的老友們,知我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