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下獄青年的信
分享產品
「我一直想為你們和關心你們的人,包括那些恆切為你們禱告的人,做一點有用的事情,但不知道可以做甚麼。除了文字寫作,我沒有別的專長。過去三年多,在遇襲受傷後,我多了時間閱讀、思考,看了許多關於苦難和黑夜的著作,於是想到把這些閱讀和思考,因應你們當前的處境和身處的時代,寫成一系列的信函,盼望為你們在漫漫長夜裡燃起一點燭光。」
——摘自本書〈獄中書簡〉
2017年秋,作者看到公民廣場案和東北發展案的上訴裁決,把原來判了社會服務令的年輕人改判即時監禁,覺得要為這些年輕人講幾句公道話。他認為雖然他們觸犯了法律,但應該理解他們的出發點和目標,尊重他們為社會尋求民主與公義的情操。於是作者開展了「給下獄青年的信」系列的寫作,除了安慰和鼓勵這些被囚的年輕人,也和他們分享自己在基督信仰裡的靈性追尋和掙扎。
本書結集了這個系列的四十封信函,記錄了作者一個階段的書寫歷程,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說:「事後回看,我相信上帝是藉著這寫作歷程教導我,讓我學習怎樣去理解和關心香港年青一代。」作者沒料到自己持續寫了這麼長的時間,也寫了這麼多篇。這些遠超當初寫作計劃的信函,同時也是他對自身的信仰省思,以及對社會的期許,就如《時代論壇》任志強社長認為「可說是融匯了作者這幾年從閱讀所提煉的反思、對信仰的重新體會、對時局的研判、對年輕一代以及對社會未來的寄望。這是一位為公義而被壓傷的人,生命經過提煉之後,寫給另一些為公義而被壓傷的人的肺腑之言。」
這樣,四十封信函,不僅寫給廁身監獄的青年,也寫給活在此時此地的你與我。「作者相信,即或如此,這個世代,仍需要言說。言說我們對理想的在乎,對真實的堅持,對記憶的守護,也是對強權的抗爭。」(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邢福增院長)
劉進圖
生於香港,七十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二零一四年二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著有《迎鋒而立——刀後「劉」言》及《書海迎風——22本顛覆思考的書》。
作者:劉進圖
出版社:德慧文化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9887755098
頁數:275
規格:15.2 x 21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