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聽之餘──香港及華語電影雜感
分享產品
作者:家明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7-01
ISBN:9789888562008
頁數:496
規格:14 x 21 x 2.48 cm
舒琪序
梁款序
詹正德686序
自序
本地蛋
1. 《老港正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2. 天水圍的我和你
3. 倫常慘案與香港命運
4. 《打擂台》瘋癲訴真情
5. 《1+1》與反高鐵唱和
6. 《桃姐》潤物細無聲
7. 《點對點》貴在不正常
8. 《五個小孩的校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9. 後雨傘《十年》想像
10. Who’s Afraid of 十年?
11. 《樹大招風》新導演交出佳作
12. 《點五步》棒球抗命
13. 關於教育,《非同凡響》想說的是……
14. 《逆向誘拐》寄望下一場革命
奪命金
1. 一代小男人宗師
2. 《葉問2》重彈老調,開到荼䕷
3. 《葉問:終極一戰》看黃秋生!
4. 《奪命金》傻人有傻福
5. 《中國合伙人》之不可一世
6. 《風暴》年度奇片
7. 《雛妓》瑕不掩瑜
8. 《迷城》眾人皆醉我獨醒
9. 《三人行》杜琪峯貫徹始終
10. 《無雙》扭盡六壬
11. 《唐山大地震》唐山喻國,一片欣欣向榮
12. 《智取威虎山》對得起過億票房
13. 《山河故人》讓人魂牽夢縈
14. 《大象席地而坐》給糟透社會來一記悶棍
15. 《爸媽不在家》我們應該慚愧
16. 《分貝人生》陳勝吉的圓滿首作
看見台灣
1. 我們失了一面電影照妖鏡
2.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手電筒
3. 《恐怖分子》冷眼看都市眾生
4. 再看《一一》
5. 《賽德克.巴萊》非一般的血肉史詩
6. 《KANO》台灣電影的光榮
7. 《女朋友。男朋友》大時代小人物
8. 《幸福路上》我在台灣長大
9. 不能沒有《不能沒有你》
10. 《刺客聶隱娘》略談
11. 《醉.生夢死》張作驥傑作
12. 張作驥的成長殘酷物語
流金歲月
1. 犀利前瞻的龍剛導演
2. 《瘋劫》終於被看見
3. 《胭脂扣》二十年移風易俗
4. 《流金歲月》如夢逝去,瞬息萬變
5. 《香港製造》愈看愈警世
日常對話
1. 四年一覺選舉夢
2. 三代飄泊中國人——談《大同:康有為在瑞典》
3. 《乾旦路》崎嶇滿途
4. 《長洲誌》真實影像之魅力
5. 《伴生》老有所依的現實
6. 《消失的檔案》還看六七
7. 《水底行走的人》創作以認識自己
8. 《分域大道》傘後的美麗與哀愁
9. 《傘上:遍地開花》振奮人心
10. 李屏賓一個人在途上
11. 《築巢人》不熱血,更震撼
12. 《看見台灣》愛之心,責之切 ?
13. 《日常對話》捶心的紀實影像
14. 地震復蘇眾生相
15. 《上訪》十年,哀鴻遍野
我們的青春
1. 金馬獎評審樂在其中
2. 金馬獎得來不易
3. 台北電影節的時代與美學
4. 台北電影節二十歲了
5. 台北電影節,願你的笑容,永遠一樣
《樹大招風》新導演交出佳作
導演◎許學文、黃偉傑、歐文傑
編劇◎龍文康、麥天樞、伍奇偉
演員◎林家棟、陳小春、任賢齊
香港◎ 2016年
《樹大招風》證明,「香港電影」有其生命,我們不用過分憂心。
許學文、黃偉傑及歐文傑,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導演,之前拍學生短片,拿過「鮮浪潮」比賽獎項,巡迴過一些國外影展(歐是《十年》導演之一,《十年》名副其實亦「樹大招風」)。杜琪峯想訓練新人,銀河影像吸納了三人,拍成這部《樹大招風》。三人電影科班、略有經驗,但換上工業製作又是另一回事。讀坊間報道便知,《樹大招風》由籌備到拍竣,前後歷時五年。監製杜琪峯及游乃海要求非常嚴格,三人各只拍三十分鐘(許拍林家棟,黃拍陳小春,歐拍任賢齊),已吃不少苦頭。但若今天從成果論英雄,這些年的工夫、等待,看來都是值得的。
從劇本而言,《樹大》示範了港片少見的認真與紮實。三個大賊主角,各有真實原型(葉繼歡、張子強、季炳雄),故事只拿了原型的部分特徵及事件,更多是創作者的構想。構想不是完全的空中樓閣,而是要把人物拉回時代,還他們「人性」,想像他們在什麼處境,有何慾望與焦慮。任賢齊演的葉國歡就是一例,他的兄弟被擊斃、贓物被壓價。在公海,他見海上的電器走私如此輕易,看了看手上的AK47,暗忖為何還打生打死?於是選擇轉行。不過葉想得不夠周到,因為從此要仰人鼻息、奉迎大陸貪官,大魚大肉應酬(葉對吃很簡單,只愛鹹菜扣肉)。葉國歡故事一個設計有點刻意,但很能說明原委:他做大賊時很剽悍、是眾人大哥,都是別人替他點煙的,改行走私後變得唯唯諾諾。他為海關一個芝麻官點煙,官員說「行了」(拍他手背慢鏡頭),葉當場呆住,好像感歎,自己怎麼弄得如此委屈。
各「不甘心」賊王合作
《樹大招風》呈現的三個大賊,各有各的前因後果、各有各的「不甘心」。除了葉國歡外,陳小春的卓子強連大富豪公子也綁架了,幾十億贖款一下子到手,他的「事業」到達「瓶頸」。林家棟演的季正雄,身分撲朔迷離,做事小心翼翼。他本來看準打劫九龍城小金行,卻因為見證投注站內馬迷的瘋狂而得到啟示——好一場匠心獨運的場面調度,幾乎沒有對白,只憑各人反應,以影像說故事;季與大圈仔三個「局外人」之形單隻影,對比眾馬迷的集體失落、「3T」派彩的盆滿缽滿,「馬會好過搶」的信息再明確不過。《樹大》所以叫人共鳴,在於寫出角色那份「不甘心」。亦正因為「不甘心」,才有「三大賊王合作」的懸念。
誰不想在自己的專業有番作為、打出一片天地?現實的悲哀往往是,力有不逮,或時不我與,或命運弄人,大賊也沒兩樣,他們說到底亦不過一介草民。有說《樹大》有濃厚的銀河影像或杜琪峯影子,我想最貼近是故事的宿命觀吧,最後讓人想起由《非常突然》(1998)到《毒戰》(2012)。影片另一諷刺橋段是,「賊王合作」其實只來自謠言、江湖風聲,空穴來風原來真可無因。面對以訛傳訛,再高明的大賊都拿它沒法的,甚至是聽見謠言後受啟發,倒過來受命運指派,才令謠言幾成真。當然,當《樹大》的故事發展了大半,仍未見「賊王合作」水到渠成,觀眾大概已經猜到,故事的高潮顯然不是讓大賊好好幹一場了。
「大限」將至風滿樓
《樹大》還靈巧地把故事設定在1997年回歸前夕。一切時也命也,影片籌備多年,今天出台了,倒更切合當下港人的「今非昔比」甚至「戀殖」心理。於是,儘管影片的1997年沒寫得很深入,「大限」仍隱隱然深化了角色的處境。影片收得妙,很有弦外之音:一個回憶片段(長鏡頭),葉國歡、卓子強及季正雄原來曾在大陸的「風滿樓」(山雨欲來?)相遇,各不相識。嗯,不對,還得提及上一場。風滿樓這場回憶戲的背景音樂(嗩吶),在上一場季正雄快捉拿時已fade in。季惶惑看著鏡頭(角色唯一一次看觀眾),熱鬧的音樂響起,很精彩的聲、畫矛盾設計!
鏡頭一剪來到風滿樓,他們三個人難得在同一畫面出現,聲軌再一次發揮神奇效果。先聽到的聲音是,九七回歸典禮上英國查理斯王子的語重心長寄語:「我們不會忘記你們︙︙在你們出類拔萃的歷史中,開展新一頁的時候。」固然語帶雙關了。然後畫面接上九七片段,彭定康的漂亮女兒哭成淚人,政府建築皇冠徽號被拿下。查理斯語畢,充滿「雪花」的電視畫面關閉(「電視」影像在本片意義不少),片尾曲是已故黃霑譜詞的《讓一切隨風》:「事未過去,就已失蹤,此刻有種種心痛」。《樹大》ending是近年港片最具餘韻、令人念念不忘的。「三賊王」一下子成了「香港」或「香港人」代表,我們殊途同歸,叫人不勝唏噓。
看完《樹大招風》,很多人在網上搜尋葉繼歡、張子強及季炳雄的事迹。這表示,電影鮮活的寫出了三個「人」。因為這部電影,我們對「大賊」多了想像、好奇心,甚或惻隱同情,有別於媒體一直的「冷血悍匪」描述。電影的力量,不過如此吧。
內心交戰的人性故事
再次重申,不知製作背後辛酸,只從成果論,三個年輕導演的功夫到家。三主角出場先聲奪人,各自定調。季正雄殺警迅雷不及掩耳,燒身分證切合他的一人千面(潮哥、可樂哥),把身分燒掉(尤其在正報道《基本法》的電視新聞前)亦和應了故事的1997年背景。葉國歡故事首個畫面,是他行劫的新聞片段,手持AK47一夫當關。這很聰明,一來這是葉最深入民心的形象,另故事由他們在黃光亮的大本營黑市交易開始,也省卻拍攝行劫大場面。卓子強的登場最浮誇,配合他的性格,顏色最亮麗(大宅窗簾與卓的西裝襯得好看)。他單人匹馬在大富豪跟前唱卡拉OK,身邊全是富豪隨從,但他輸人不輸陣。
《樹大》的演員很中看,三主角中,陳小春的角色似乎最難演,稍一差池便過火,他拿捏得好。任賢齊要做出前後判若兩人(比他在《大事件》的角色複雜),性格的差異或受爭議。林家棟則可怖陰沉,但他跟小女孩的關係又說明角色另一面(小女孩亦好)。除了主角,綠葉演員豐富,林雪、劉家勇、歐錦棠、熊欣欣、尹揚明、吳志雄、黃光亮,以及愈來愈修成正果的姜皓文。
《樹大招風》整體水平,絕不遜於銀河其他電影。影片還有不少出色處,卓子強開電話專線找葉及季下落,叫提供線索者赤裸上車;這段以《讓一切隨風》變奏配樂,剪輯明快。葉國歡的部分盡現官場百態,貪污局長不是鐵板一塊,或張揚或沉著的,由好色、嗜酒到品茗,氣場個個不同,位置愈高的愈不形於色。
不過,總體而言,《樹大》還數許學文的季正雄段落最神。除了上面提到投注站一場,還有最後季在天台致電卓子強,他不動聲色,身旁被單卻隨風起舞。卓子強在大陸落網,武警吉普車隆隆的引擎聲不絕於耳;一下子剪回季正雄那邊(top shot),夜深完全寂靜,又是一動一靜的對比。飛虎隊行動敏捷迅速,唯某個隊員不慎碰到電視魚骨天線,令季身邊的電視一下子清晰,電視的尖聲喚醒了不知什麼時候熟睡的季。他慌忙找出槍,但一切都為時已晚了。素來謹慎的季正雄是棋差一著?他的結局在於一念?
《樹大招風》根本是,三個角色徘徊在慾望、紀律、仁義、利己之間,內心不停交戰的人性故事。
17-04-2016